又到了一年的艺考季,回想起多年前我也是传媒艺考大军中的一员,现在却成为了传媒艺考的考官,这种身份转换也颇具戏剧性。
艺考是一条充满悲欢离合的路,走过这条路的人,学到的东西是普通文化生永远接触不到的。
每年到了这个时候,互联网充斥着艺考难、艺考严之类的新闻。实际上,最近几年的艺考,可比以前简单的多了。我根据近几年的变化,为大家提供一些建议作为参考。
建议一:
越来越多的院校开设了传媒专业,考生们在院校选择上就多了很多机会,同时网上报名也给大家节省出更多的时间去学习。所以,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,把节省出来的时间利用起来,每天考试前保持学习的状态,练声、背文常、看电影写影评、关注时事新闻,把自己的短板补齐。这段时间才是最重要的,利用好的话专业会提升一大截,如果荒废掉,可能专业水平会下降的很厉害。
建议二:
经常见到候考的考生在外面紧张的等待,虽然是正常现象,但实际上完全没有必要紧张,把考试当做聊天沟通的过程,放轻松,要记得如果你发挥的好,这个学校就会把机会留给你,即使发挥不好也不要觉得丢人,出了考场这个门,考官和同考场的考生可能就是陌生人,谁也不会记得你的表现。与此同时,真诚的表现自我就好,不要为了展现自己夸大其词,这样很容易被考官看穿,降低印象分。
建议三:
艺考存在运气因素,但运气依然站在知识的一边。
很多考生会抱怨,面试的问题太难、时事新闻根本没听过、背过的文常都没有考到等等,归根结底一句话:“运气不好“。
考场即战场,成败在于平时的用功与积累。尤其是传媒艺考的考生一定要注意,知识是活的,是一张网,千万不能死记硬背,一道文常题只是一个点而已,这个点能牵扯出更多的知识点,如果不把知识点连起来,就是无用功,背的再多也是无济于事。而即兴评述考的往往不是你的口才,而是观点,这种观点是在长时间的练习中培养出来的,有了这个能力,即使你拿到的题从来没有见过,也能从容应对。
建议四:
经常见到大部分考生见到考官时紧张的很,不敢看考官,眼神飘忽不定,手也不知道放哪里好,甚至还有很多发抖的现象。这种状态会让考官大大降低你的印象分,往往这类考生注意力没法集中,在内心就告诉自己没有办法发挥好,导致真的无法正常发挥。
其实考官没有那么可怕,每天面试几千个考生也很疲惫,考官最希望的就是能够看到让人眼前一亮的考生,也就是自然、自信、大大方方应考的考生。这一点十分重要,要与考官有眼神、语言上的交流,也能够提高面试分数。自信是最有力的武器。
建议五:
相反,有一部分考生好像吃多了自信的药,在考官面前对于任何事情如数家珍、夸夸其谈。更有甚者陶醉在自己优点之中,滔滔不绝….以至于引起考官的反感。记住,凡事要适度,过度的自信就是自大。要在保持自信的基础上,有谦虚的态度,尊重考官也是尊重自己。
建议六:
活学活用是传媒艺考中最为重要的一点。就像前面说的,很多学编导的同学,把知识学死了,只顾着背文艺常识是抓住了点丢掉了面。很多老师在面试中会侧重考察学生的文艺常识,考察考生的知识储备量,往往在提问一个文艺常识知识点后,再连续的追问,深挖你对这道文艺常识题的掌握程度,死记硬背的学生,是经受不住考验的。
建议七:
电影与导演也是必考知识点,所以也要像学习文艺常识一样,要广泛撒网、深度挖掘。多看电影,集中的看某位导演的电影。如果考官在面试中问到你最喜欢的导演、最喜欢的电影,往往考生脱口而出,但考官再问更深层次的相关问题的时候,考生却哑口无言,这相当于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坑,考官也会觉得你的知识量比较浅。
建议八:
才艺展示环节并没有那么重要,有才艺固然好,需要自己准备乐器、伴奏、服装等。但是没有才艺的同学,尽量不要临时抱佛脚去学一些所谓的“特长“,无论是舞蹈还是器乐很那速成,你生疏的“才艺”很有可能让考官觉得索然无味,开头叫停。
说在最后:
艺考其实真的不难,传媒艺考更是如此。因为很多时候,它并不像文化课的题一样有一个固定的正确答案。它考察的是你的思想、你的观点、你的视野、你的潜力和你的三观。和企业招聘类似,老师把你招进来,是要相伴四年甚至五年的,所以考官更希望你是可塑之才,而不是一块木头而已。